2021年10月以来,寿光市政府开始了“民生两报一委”、各部门、各单位、乡镇、企业、全体公民的民生事实公开征集、公开求实项目和建议,通过各种渠道收到376条意见和建议。按照“包容性、可行性、可控性”要求,梳理出12个一级项目,剔除2个未成熟事项。从2022年1月1日到1月3日,我们通过政府网站进行了一次公开的在线调查,并征集了民生实况项目。请选择您认为全面、包容、贴近民生、能够改善公共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项目
1、加快幼儿园和中小学建设
华新悦江河源幼儿园开工建设,巨能小学建成投产,厚德幼儿园和小学部主体工程竣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改善办学条件
2、为各类人群提供健康和医疗服务
为孕妇提供免费产前筛查,为贫困家庭7-36个月婴儿提供配方奶粉全额补贴,为普通家庭提供50%;1岁以下儿童免费接种水痘疫苗,2岁以下儿童接种1剂13价肺炎疫苗;为2至35岁的妇女提供免费筛查,并为50至74岁的户籍居民进行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免费为7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四价流感疫苗,实施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诊疗“快乐呼吸”推广项目,构建生命周期卫生服务体系
3、 养老服务保障项目建设
对所有(2100)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给予补贴,确保其基本生活;建设20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推进城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新增15家以上农村老年人“快乐食堂”;建设可容纳700名老年人全程护理和500名老年人日间护理的博伦园养老项目,将促进养老服务建设和城乡均衡发展
4、实施贫困群体帮扶
投入1亿多元,持续保障城乡低保、赤贫、孤(贫)童、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建立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应急救助为基础,社会力量参与、分级分级、统筹城乡的弱势群体综合救助体系。开展紧急救助、爱心志愿者、光明行动、梦想成真、帮助学生、与孤儿牵手、文化助老等10项专项慈善救助活动,惠及各类困难群众1万人,让群众享受各种慈善救助服务
5、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在城市社区建设40多个“市民服务驿站”,整合社区党支部、红管家、公益律师和志愿调解队伍的力量,疏通群众申诉渠道,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让社区居民享受到更加周到周到的物质服务。为提高城市社区服务能力,在互联网+政务的帮助下,进一步推进襄阳、岭、学院19个社区大厅窗口,以更加规范、便捷的方式为人民服务。我们应该为健康、警察、体育和老餐馆的居民创造一个“十分钟”的生命周期。建设高标准的公益性“零工客栈”,为农民工免费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丰富和完善政策咨询、信息对接、冲突调解等功能,规范劳动力市场运行,优化零工市场运行环境
6、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100个村文化设施升级换代;全年完成话剧下乡、公益旅游、电影放映、传统戏曲入园等1000项惠民文化活动,让城乡人民共享“文化阳光”
7、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在农升街修建徐家立交桥,确保学生上下学的安全;通过农盛街米河大桥,实施西延文庙街、南延学苑路、南延建桥路等五条城市死胡同的衔接工程,拓宽改造景山路等城市老路,打造安全有序、畅通、快速的交通网络,和谐优美的城市交通环境。改造和改善密河西岸湿地生态环境,增强防洪抗洪能力,建设密河湿地公园(农盛街-盛城街段),连接城区密河沿岸景观,为市民提供集场地记忆、抗洪纪念、滨水休闲、自然生态于一体的城市动态滨水>P>,根据现有绿地设施,结合智能城市建设,依托互联网加体育,在15个城市公园和口袋公园中,支持健身席和高尔夫球场等健身设施和设施损坏。所有体育资源都包含在一张地图中,提升了健身服务功能,为市民创建了一张休闲健身地图。建设和使用室外工人体育场,新建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等活动场所,对公众免费开放,活跃公众文化体育生活
9、推进智能交通管理
部署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平台,改造完善主城区30个交叉口的信号控制系统,进一步完善交叉口交通流采集系统,建设雷达系统等配套设施,电子引导屏和信号控制器,以智能化措施提高车辆的安全通行率
10、推广绿色清洁能源
帮助居民低碳绿色出行,建设50座社会公共充电桩(枪),运营700座充电桩(枪),逐步在城区建设两公里的“快速充电圈”,方便电动汽车及时补充电能。组织实施农村清洁供热改造,全年改造1.6万多户新户,扩大农村集中供热和“气代煤”供热面积,让更多农村群众在“蓝天白云”下过冬
来源:寿光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