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舒适可大幅度降低老年人心血管比例

室温舒适可大幅度降低老年人心血管比例
    马上咨询

    主要表达了老年人与住宅室内热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改善热环境可以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的观点。

    1. 近半数的被调研住宅供暖室内温度低于16℃,但超过70%的老年人感觉室内不冷不热。这表明老年人对温度的感知可能不同于一般人群,他们可能对寒冷更加耐受。
    2. 室内温度每降低2℃,老年人服装热阻值平均增加0.06 clo。这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老年人需要穿更暖和的衣服来保持舒适。
    3. 年龄、肥胖/超重、心血管疾病家族遗传史、门窗漏风情况等因素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存在显著相关性。这意味着除了年龄因素外,肥胖/超重、心血管疾病家族遗传史和门窗漏风情况也可能增加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4. 患病组晚间在室内冷感相对强烈,其起床时刻的收缩压与卧室夜间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卧室温度每降低2℃,收缩压上升约3 mmHg。这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对温度更为敏感,并且温度降低可能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建议:

    1. 改善老年人的住宅室内热环境,提高供暖温度,特别是晚间的供暖温度。这样可以降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
    2. 针对老年人对温度的感知差异,可以尝试定制化的供暖方案,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3. 对于存在门窗漏风情况的住宅,应采取措施改善密封性,减少冷风侵入,以保持室内温度稳定。
    4.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密切关注其室内温度变化情况,尤其是晚间的温度变化,及时调整供暖方案,以降低患病风险。
    5. 鼓励老年人保持适当的锻炼和健康饮食,以降低肥胖/超重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冀ICP备20200306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