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年产3013.2万吨

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年产3013.2万吨
    马上咨询

            

            中国海油1月9日宣布,渤海油田2021年原油产量达到30132万吨,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生产基地,原油增量约占全国增幅的近50%。

            目前,渤海油田建设了环渤海三省一市集勘探开发、工程建设、生产、运营为一体的综合油气生产基地,拥有50多个油气生产田,生产设施180多个。

            自2019年实施增加油气储量、增加油气产量的“七年行动计划”以来,渤海油田干部员工为传承石油精神、弘扬中海油精神付出了巨大努力。 持续勘探渤中19-6、垦里6-1、垦里10-2、渤中13-2等4亿吨级油气田,三年累计产油8.5353万吨,天然气91.5亿立方米。 渤中13-2油气田和垦里10-2油田是海油2021年在渤海发现的大规模油气。 渤中13-2油气田的发现,为渤海“覆盖”潜山的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 垦力10-2油田的发现,打破了1亿吨级岩性油田未发现渤海凹陷带浅层的局面。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首席勘探长薛永安介绍说,渤海湾盆地复杂的地质构造就像一块“金板”。油藏分布非常分散和复杂,且为海水层,使勘探开发更加困难。

            为了找出这些分散的油气藏,渤海油田不断解放思想,逐步应用“三维勘探”、“集群勘探”、“联合勘探”和“价值勘探”的理念,不断增加探明储量。进入“十三五”期间,渤海油田提出了“湖盆生气”和“聚集脊”理论,发现了数亿吨级油气田。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表示,渤海油田要经济发展有效资源开发利用这些“低边稠”油田,难度可以极大,油藏分散,且原油粘度大,以稠油油藏为主,。

            为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CNOOC连续三次开展“优秀快速钻井”改进措施,将平均钻井周期从57天缩短至不到10天,将钻井效率提高6~7次,成为渤海油田快速发展的关键瓶颈。第三代“快快”钻井完井创新项目于2021年3月正式启动,以垦利16-1油田为试点项目,解决了三个关键技术体系,建立了深化速度、质量、生产、效率的四种创新机制。渤海油田生产油田具有优秀的快速钻井完井技术、油层描述技术、地质编号模式、建模技术、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施工技术和综合调整技术,均达到世界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为“群井”调整生产,如针对海上大中型油气田开发网络密度、碰撞风险问题,渤海油田研发形成了海群井组平台位置综合优化和限制槽分配技术,实现平台可打88口井,让地下井网像在“扫帚插扫帚”,高精度钻井和安全控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十三五”期间,渤海油田在地球物理技术、智能分注技术、采油技术、稠油大规模热采、陆上电力、智能油田等新技术应用方面先后取得重大突破。 这些成果表明,中国海洋勘探开发技术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国内原油产量增长看海,海上原油产量增长看渤海。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总经理阎洪涛告诉记者:“区别”,期间渤海油田将高质量促进七年行动计划”,将打造一套渤海油田勘探和开发集成、智能工程建设标准化、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精益管理标杆能源基地,努力实现重大突破,艰苦成长原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确保到2025年实现油气生产4000万吨。

            作为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企业,中海油连续三年实现国内原油产量在三大石油公司中的首次增产,海上油气生产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力量。2021年,中海油国内生产原油4864万吨,同比增加323万吨,约占国内原油总增量的80%。

            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表示,中国海油将大力推动“增储上产攻坚工程、科技技术创新强基工程、绿色经济发展可以跨越工程”,持续不断加大勘探开发成本投入力度,进一步充分发挥海上油气增产对于提高我国油气资源管理安全社会稳定供应、降低公司对外贸易依存度的重要影响作用,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冀ICP备20200306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