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南部,各族人民告别了“熔炉时代”,利用清洁、安全、环保的能源,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途径,大力推进“煤电”工程。 “绿色低碳”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各族人民的享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都更加安全、安全、可持续。 让我们把世界各地联系起来,看看南疆各族人民如何温暖冬天。
清洁采暖,提高生活品质
“我们烧煤的时候,冬天总是黑漆漆的,烟雾缭绕。烧煤产生不仅花钱多,煤渣还需要我们自己进行清运,很麻烦。现在是用煤发电,清洁和环保。”1月24日,墨玉县奎牙镇奎牙村村民茹仙古丽·努尔买买提说。
茹仙古丽是温暖家园。 “到孩子们放学的时候,我们把温度调高一点,房间热得很快。”茹仙古丽笑着说,家家户户过去都用煤炉取暖,自从安装了电加热设备,家里显然变得干净了。
茹仙古丽户用电约4千瓦的电加热设备,适合单间供暖,特别符合当地农牧民的冬季生活习惯。“电暖器操作简单,只要按一下按钮就能打开和关闭,老人和孩子都很方便。”茹仙古丽说。
拆除锅炉、架设电线、接入电网...2020年,和田投资11.64亿元,用“煤改电”工程建设了8个县市322个村,彻底改变了全区9.9万多农村村民的能源供应方式。各族人民告别了世代使用散煤取暖、以电代煤的历史,享受着清洁能源带来的便利和全新的生活环境。
中国太阳能利用资源进行丰富发展地区包括和田,风能资源也丰富,“煤改电”工程管理有助于学生提高和田新能源消纳能力,大幅提高我国农村电气化水平。
墨玉县阿克萨莱镇列石桥村村民阿基梅提,也是“煤制电”项目的受益者之一。过去,他的家人在冬天烧煤,房子里总是有一层灰灰,房子里人满是灰尘,每年买煤大约要3000元。在2019年“煤到电”项目实施后,他的家庭在一个冬天可以节省约1000元的电和取暖。
“电散热器现在挂在墙上,打开开关,整晚都很暖和,不再需要半夜起来加煤或担心煤烟中毒。”努尔买买提说。
供暖用电可享受实惠的电价
“过去,我们不得不购买1500多元的煤过冬。在我们用电取暖之后,政府补贴电力消费,这为我们节省了一个冬天用于购买煤炭的一半以上的钱。”“阿布力米提,”约珀加县阿齐克红星村村民萨利 · 古里说。
2019年赛丽古丽家安装电采暖技术设备后,西里古里家的室温基本上可以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上。”沙发上不再有一层灰,几天不打扫卫生也很干净。他们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塞利古里说。
近年来,国家电网月浦湖供电公司投入4亿多元。 电力公司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变压器、线路等用电设备的安全隐患,充分满足城乡居民清洁安全的供暖需求。 岳浦湖县还引进了电暖器生产企业,根据村民的需要,定制不同户型的电暖器。
“一开始,村里引导村民使用电加热,我担心电费太高,负担不起。”岳浦湖县铁木镇英五寺塘村,amerjiang Yulwas回忆道。
搬进新建的房子后,艾莫河试图安装电暖器。他没想到的是,不仅有专门的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安装,还享受到了相应的补贴。
喀什地区对电采暖用户的供电控制线路采取了差异化运维措施,执行“煤改电”电网企业专线电价,低于我们平时学习生活需要用电设备价格。
国家电网月浦湖县供电公司的员工艾赫曼说:“‘煤换电’是未来农村供热的发展趋势。自2021年1月1日起,喀什就调整了电价。分散式电加热系统的日电价为0.22元/千瓦时,真正造福于基层人民。”
齐心协力践行绿色理念
“过去,每个供暖季节,最头疼的就是锅炉。堆积的炉渣和落下的黑灰不仅影响校园环境,而且产生大量的污染气体。王瑞1月22日,阿克陶县巴仁乡阿克陶天山中学校长为“煤改电”带来的便利而兴奋不已。“现在用电加热比以前方便和安全多了。每当你走进教室,你就能感受到温暖。”
2019年11月,阿克托天山中学废除了传统的燃煤锅炉,安装了空气源热泵,并采用电热,成为阿克托县唯一的电气化学校。
“煤制电”绿色环保、节能、节能、安全智能的特点使艾诺威电锅炉锅炉深受青睐。我们只需要提前设定时间和水温,加热系统会定期自动启动,加热温度稳定。以前我们学校进行区域发展还有大量的煤渣、煤尘,现在空气十分清新。”王瑞说。
“煤电”工程不仅为校园电气化注入了绿色电力,也让更多的农牧民享受到了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带来的效益。 丝绸之路嘉园是阿克陶县扶贫搬迁地,采用中央空气源供暖。
早在2018年,克孜勒陶乡克孜勒陶乡迁至克孜勒陶乡榆麦丝路嘉园,其克孜勒陶乡供电公司将克孜勒陶县电网电网规划与实际电网紧密结合,先后实施了改造工程,户用电,建设了“煤改电”等一系列惠民工程,并对丝绸之路嘉源线进行了升级。
村民对“煤对电”抵抗力很强后,居民不需要买煤、倒渣,不再烧煤取暖,还要减少气体中毒的隐患。令人窒息的煤烟味和笼罩在村庄上空的灰色烟雾都消失了。
为推进“煤改电”工程,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在电采暖电价上也有一个很大的优惠活动政策。按照企业每户50平方米供暖系统面积、功率4千瓦的标准,对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教育给予政府补助。